|
编纂: 东昌府大发棋牌招商网 |
来源: |
添加日期:2021-01-29 14:02:25 |
|
|
融媒体 裴崇旭 通讯员 范超
“我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还能领这么些钱,年轻时哪儿享过这福,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啊。”2020年5月,领到第一笔特困供养金的靳连旺白叟第一时间联系到帮他申办特困登记的牛国辉,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2020年初,梁水镇民政负责人牛国辉碰到了一件“挠头事”。他接到区民政局信息反馈:北赵村的低保对象靳连旺白叟已经年满60周岁,符合特困供养条件,应由低保转为特困供养待遇。牛国辉登门办理,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白叟始终坚持 “不转特困,就要吃低保”。两个月的时间,牛国辉走访10余次,也没做通白叟思想工作。后来,牛国辉从白叟亲属那得知,本来白叟听别人说“入了特困,房子、耕地就要归村集体”,因此产生了顾虑。找到了白叟的“心结”,牛国辉带着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起来到白叟家中,向白叟解释特困政策:“进行特困登记后,房子、耕地不会归村集体,特困供养金比低保金要多,还可以签订护理协议,生病了还有护理人照顾,多好的政策呀。”靳连旺白叟这才打消了顾虑,现场填写了特困供养人员办理登记表,并签订了照料护理协议。
靳连旺白叟的经历只是我区分散供养特困白叟乐享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分散特困供养对象1898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64元,城市分散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26元,有力保障了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立忠表示。
“十三五”期间,我区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积极打造有“温度”、有“力度”的社会救助办事品牌。社会救助政策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区出台了《东昌府区最低生活保障办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加强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区102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6308人纳入低保救助范围,有1322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占比达到74.4%。此外,我区还建立了低保渐退期制度,在脱贫攻坚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低保范围,可保留待遇6个月。社会救助提标扩面持续推进。将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困难和重度残疾人补助统筹纳入社会救助保障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了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使城乡保障水平更加均衡,社会救助水平不竭提升。社会救助办事质量不竭提升。我区将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到镇(街道),实现社会救助审批和监督办理本能机能分离。简化审批环节,在全区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未成年人庇护中心,配齐建强关爱庇护队伍。推行残疾人“两项补助”和经济困难老年人补助发放“主动告知”和“主动发现”制度,确保了精准发放。
|